与荀彧是好友;最后一位是郭嘉郭奉孝,虽出身寒门,却是能与荀彧、荀攸和戏节相提并论之人。
王杰听后,接着问道:那不知郑公子,知不知道这些人的去向啊。郑通回道:戏志才现在已经出仕,在曹刺史的麾下任职,你是见不到了,荀氏叔侄现在好像是在袁冀州的麾下任职,有时会回来,就看你运气好不好了,最后郭奉孝虽然留在了书院内,可是他经常出入风月场所,也不好见到。
王杰听完之后,对着郑通感激的说道:多谢郑公子带我了解颍川书院,吾王杰感激不尽。郑通听后,回答道:王公子,些许小事,不足挂齿。王杰听了还是再次感谢了郑通,然后说道:郑公子,吾现在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就让我自己去逛逛吧,我就不打扰郑公子了。郑通想了想,回答道:那王公子保重,有什么疑惑随时来找我。王杰答应之后,便与郑通分道扬镳。
随后王杰便开始一个人闲逛,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小竹林附近,发现了两个人围在一张石桌前闲谈,老远就听到他们的交谈声,其中一个看起来年长的人说道:奉孝,你又去喝花酒了,让我说你什么好,明明你学艺有成,不想着报效国家,反而不思进取,窝在这书院里面喝酒。这时,另外一个拿着酒葫芦的人回答道:文若,你就别管我了,时机未到,我是不会出仕的。这个叫文若的听了,只能无奈的苦笑。
这时,不远处的王杰听到了'文若';和'奉孝';,心想:'难不成这两人便是荀彧和郭嘉?';正想着出神的时候,拿着酒葫芦的人看到了王杰,然后对着王杰说道:那位公子,偷听人家谈话,可不是好习惯哦。听到拿酒葫芦的人说话,年长的那个人也看向了身后不远处的王杰,王杰也是一下子被这句话惊醒,连忙来到了交谈二人的身边说道: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是刚到那里。
拿酒葫芦的人听后立马说道:原来如此,是我错怪你了,对不住。王杰一听,回答道:没事,毕竟我也没有打招呼。这时,年长的这个人对着王杰说道:看你很面生啊?王杰立马解释道:在下是第一次来颍川书院求学。听到王杰这话,荀彧和郭嘉都明白了。
接着,王杰说道:不知二位公子怎么称呼,在下王杰,字子豪。听到王杰说了名字,拿酒葫芦的人先回道:在下郭嘉,字奉孝。接着年长的那个人跟着回道:在下荀彧,字文若。三人介绍完自己之后,荀彧和郭嘉的心中都产生了疑惑,想着王杰是不是并州牧的那个王杰。
接着王杰开始说道:原来两位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