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分析:
“既然董平不是出身寒门,那便没有生计的压力;又因为他一向能说会道,不至于在国子监被同窗排挤;而且还有点小聪明,否则就不会入围春试了......”
张祭酒越听越觉得自己似乎在不知不觉地掉入月九龄挖好的陷阱,顿时不耐烦地打断:
“县主究竟想说什么?”
月九龄勾了勾嘴角,不缓不急地回道:
“我想说,一个不愁吃穿、广交朋友、还在秋闱里脱颖而出的人,张大人怎么会认为他是因为担心春试落榜,压力过大而自寻短见呢?”
一直在全神贯注听着对话的众人闻言猛然领悟——是啊!
即便考生春试前有点紧张也不至于自行了断啊,毕竟人没了可是什么都没了,若是硬着头皮参加春试,说不定还有面圣殿试的机会——连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在国子监读了十几年书的人不可能连小孩都不如。
张祭酒看到月铭听完这话眉头都紧皱了起来,不由心急道:
“方才小吏不是说这董平为了专心备考特意跑来住驿站,说明他很重视此次春试,毕竟事关他的前程!”
说完他自己都大概都觉得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又再次开口补充,“而,而且我也只是猜测有这个可能而已!”
但月九龄认为,如果他不补上后面那一句,或许更有说服力。
“哦,那是我先入为主曲解张大人的意思了。”
月九龄从他的气急败坏里品出了点推卸责任的意思,于是冷笑着开口:
“我还以为凡是像张大人为人师表的,在得知自己学生死于非命时,会想着替他找出凶手,查清真相,以慰藉他的在天之灵以及痛失爱子的父母,而不是想着推卸责任,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毕竟死的不是一个普通考生,而是国子监的学子,张祭酒作为他的老师还是春试的考官之一,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尤其是董家那边,定会让国子监、让驿站为他们儿子的死一个合理的解释。
毕竟董平是死在的驿站里的,除了办事不力的驿站的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