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头跛脚之流,故已猜到二人来历必是不凡,因而邀他们就上入座。
那和尚慈眉善目,言其来意,竟是为如海的一双儿女而来。
和尚笑了笑,言道:“贵千金命之定数,多情易伤,乃是薄命之人,何必留于世间,让我化了她去,也免她伤己伤人。”
如海半生只得一儿一女,哪里肯舍得,故而脸色十分不郁,“黛儿一女儿家,我夫妇十分疼爱,如何能让大师化了去,大师休要再提。”
和尚叹息,“既然施主无法割舍,便记住勿要让令千金见外姓亲友男子,方能平安度过一生。如若不然,则必须贵人相助,方能化解生平之劫难。”
如海听的此言,待要细问时,另一道人却云,“今亦为令公子之病前来。”
只听闻为小儿之病而来,他哪里还顾上其它许多,连声问,“道长可知小儿所犯何病?如海请名医无数,都说不知何症,无从下手,道长可有医治之法?”
那道人云,“令公子之病来势凶凶,虽医治不易,却也未到药石无医之地,有法可一试,但就怕是你与尊夫人不舍得令公子远行他乡。”
这林如海本是聪明之人,哪里能不明白这话中之意。只这实在是为人父母之天性,不舍儿子亦是人之常情。
“不知道长欲带小儿何往,亲长能否跟随?”
道人摇头不语,竟是不肯回答何去,亦不能亲人相随。
而后却道,“他日痊愈,自当回归,切勿忧心”。言罢,与和尚起身离去,只留下一句“明日来携小公子离去”,便不见踪影。
林如海知其子能救得,自是高兴,只是不知要如何与妻子解释,亦不想与子受分离之苦,也就满腹心事。
待到里间,与贾氏言及方才与那道士所谈之事,贾氏哪里能舍得,但看儿子惨白的小脸,奄奄一息,煞是可怜,也只得当那道士是救命稻草,含泪同意了。
第二日天明之时,那和尚道士果真依约而来,如海与贾氏如何对玉玦依依不舍不必细说。只那老道抱林玉玦离去之际,对如海夫妻又有交代,竟叫他们对外称玉玦已然离世,缘由未肯细说,只说这关系到令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