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缕曲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写完,用蜡封了命人当晚便策马送至承德常宁所居的归雁阁。
***
康熙并未乘肩舆,而是步履微雨一路徐徐行至宝兰所居的兰若轩。
兰若轩由簇簇宽叶芭蕉掩映,悠悠明烛的光晕从或疏或密的叶间隙中泛出来,在飘着雨的暗夜里看过去显得格外温婉多情。
康熙见兰若轩内仍是明烛炳燃,不禁笑侃:“睡不着的人还真多!”说罢,也不叫太监宣兰贵人出来接驾,径自走了进去。
宝兰原本闲来无事,绣绢子玩儿,无奈幼年身居相府时就未曾在这些女红上面下功夫,绣工不精,让宫女描绘了一副鸳鸯戏水,原本想亲手绣出来送给皇上,可秀完展开绢帕看时,哪里有鸳鸯戏水?直觉得像鸭子溺水,一生气便剪坏丢开,不再摆弄针线。
那日茶宴大会上,宝兰亲眼见识怀袖出口成篇的功夫,心中虽嫉她当年夺容若之情恨,却也心中不由得暗暗钦佩其卓越才情,心中暗想:绣花我不如你,背几首诗词还是不成问题。
托宫内的小太监寻了几本诗经楚辞之类翻看,一时也不知该背些什么,恰巧前日去清宁宫,路上遇见徐乾学,她知道徐大学士是容若的老师,便缠着徐乾学替她挑拣些诗词歌赋出来记诵。
徐乾学拖不过,简略介绍了诗词歌赋中分类,比如有抒情的,有咏物的,还分励志等等,宝兰只说要抒情的,徐乾学便在诗经中捡了一些让她去读。
宝兰回来照徐乾学推荐的倒是挨个翻看了一遍,只觉其中好多字词生涩,只一篇《邶风?日月》字词简约,宝兰便从这一首开始颂记。
康熙走入内室时,宝兰正坐在灯下,面前翻开着《诗经》打瞌睡,听见宫女传进来说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