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大臣们这么劝昭公,郑国的百姓也希望他能在齐国娶妻,并为他作了《诗经·郑风·有女同车》篇。可惜昭公刚愎自用,未听从各方意见。
当时东方大国中,以齐鲁两国为盛,他拒绝了齐国求婚,又挑起了和鲁国的郎之师;是以这两个国家在诸公子同他夺权时,不但没帮他,而且鲁国还直接扶持了同他的庶弟郑厉公上位。
昭公既没有母族的庇护,又拒绝了强大的妻族的庇佑,想单靠自己的能力处理朝政,最终左支右绌,将一盘棋下成死局。
虽然《左传》中认为他拒绝齐国联姻一事是‘善为己谋者’,然而学生认为,这不过是昭公徒爱虚名罢了。”
“你可知庄公拒齐时已娶妻于陈国?”方回忽戏谑问道。
“知道。”晚晴犹豫了一下,继续侃侃而言:“昭公虽在此之前已娶亲于陈,可是陈国煸小,根本无力成为他的外援,在之后的权力之争中也并未为他出一份力。
对于国君而言,婚姻是拱卫权力的利器,绝非儿女情长的温床,若好行小惠,妇人之仁,又贪图虚名,盲目自信,不但危及自身,且使百姓遭殃。”
“好见地。”崔先生由衷道:“可惜杜小友非男儿,否则有此心胸见识,若愿到永王帐下效力,定能谋个好前程。”
“咳咳”,裴钰轩忽地打断崔先生的话,插嘴道:“先生可别小看杜姑娘,其实她文韬武略,不但文采斐然,而且胆子也大得很哪,据说京西的乱葬岗她都敢独闯……”
此话一出,举座哗然,淑儿和媚儿也惊讶地望着晚晴,晚晴的脸瞬间红透了。
“喔?杜小友真有如此……豪情?”崔先生憋了半天,才问了一句。
“这……”晚晴支支吾吾的,不由得在心里将裴钰轩吊打了千百遍,只是此时也只好先编词圆谎:
“孟子曰:善养浩然正气之人,……至大至刚,无所畏惧……所以……其实,不是,是学生开玩笑给他们说的戏言……”
“嗯”,崔先生颔首拈须,赞扬道:“杜小友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外面坐的三个男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