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了庙里香火,旺得不行。
这一年,老乡从山上捎下来的牛皮信封里塞了厚厚的五千。
程家村这两年一家接一家地盖新房,吴会萍也着急。
她考虑到青松二十出头,也要娶亲了,家里不弄不像样,所以没把钱全还掉,重新修了房子。
债么可以慢慢还,但是娶媳妇不能拖。
村里多是用旧房拆除的瓦片做新房建材,旧房拆料越多,新屋造价也越便宜。
好在程有才走前,他们才弄过一次房子——只是那次,他们房屋点脊增高了0.2米,这让前后人家都有些不爽气。
在村里,点脊高度就是“面子”,高出别人就是驳面子。尤其如果房子盖得太新式,会让别人家的旧房子相形见绌。他们仗着有大学生,腰板儿硬得很,造了大三间还修了个新灶房。
可能有这层原因在,后来超生一事上乡亲们一涌而上,有些起哄撒气的成分。
这两年,镇上开了几家厂,经济迅速发展,程家村好多人家已经修到了4.8、5.0米,高得精神抖擞的。
而吴会萍自认家里已经没有大学生了,这些年家里也没什么特别抬得起头的事,所以点脊没增高,还维持在4.6米。
如此,亲邻都来帮她孤儿寡母的忙,修房的事儿还搞得挺顺利的。
“上次青柏上大学,我们建房,还为点脊的事儿在生产队打架。”吴会萍笑自己气盛,“现在随他们,高一截矮一截又不挡着太阳。”
洒脱是装的。房子造好之后,程青栀少说听她念了200遍:不够开阔、不够亮堂、到底修矮了......
程青松躺在新雕花大床上,很久没有说话。
大哥考上大学后,父母迫不及待造房,生怕上门说亲的人为此低看他们、低看大哥。他们为点脊高度还打过架,结果轮到他,呵......主动矮出人家半截......
程青松燃了根烟,疲倦地深嘬一口。
背在心里多年的债务,揽在肩上多年的责任,临到此刻,还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