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真是裴琰之大幸!”
田策进帐,裴琰道:“你详细说说,青茅谷到底是怎么失守的?”
田策细细禀来,当日桓军假装强攻,长风骑退至山谷,以诱桓军入箭阵。桓军却忽以穿着藤甲衣的骑兵迅速衝过山谷,那藤甲衣竟能挡住强弩之箭;安澄急切下带了两万人去追,后边桓军主力衝来,忽也手持和长风骑一样的强弩,长风骑猝不及防,死伤惨重,边战边退,军营被烧,拚死抵抗,仍被逼回河西府。来不及关上城门,桓军主力骑军赶到,河西府终告失守。
田策又命人去自己帐中取来藤甲衣和从桓军手中抢来的强弩,崔亮接过细看,低嘆一声,并不说话。
裴琰看了看他,转向宁剑瑜道:“人派出去没有?”
“前日便派出去了,估计桓军已攻破了晶州和寒州,我让他们走山路,通知童敏,镇着陇州,防着牛鼻山,不要贸然过来。”
田策道:“侯爷,童敏那几万人过不来,梅林渡若被桓军卡着,小镜河以南那三万人要走祈山的话,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赶到的,咱们人手可有些不足。”
裴琰缓缓道:“我想过了,看似我们现在是陷入被动和困境,其实,桓军被我们这么一阻,止步于河西渠,也到了强弩之末。”
崔亮面色恢復平静,点头道:“是,桓军接连攻破回雁关、青茅谷、河西府,多场激战,伤了元气,战线又拉得过长,被咱们这么拚死一阻,士气受挫,从这几日攻势来看,有渐转拉锯进而稳守的迹象。”
“嗯。”裴琰道:“子明分析得对,桓军越深入,所占州府越多,兵力就越不足,粮草也必是个大问题。他们如果要从国内再调兵来,不是短时间能够办到的。这里不能和我们死拼,必会采取稳守战术,待援兵到了再强攻。”
“所以,咱们只要能守过这几天,就有至少一个月的缓衝时间。”田策点头道。
卫昭浅笑:“一个月后呢?等桓军的援兵到了,再和他们死拼?”
裴琰冷笑一声:“只要咱们熬过这几天,他宇文景伦想守,我就偏不让他守,他可以趁我未到攻下河西府,我也可以在他援兵未到时,拿回河西府!”
五人又商议良久,仍决定按崔亮这几日的布防策略,宁剑瑜、田策与崔亮自去桥头和沟渠沿线。
见三人出帐,裴琰起身,替卫昭斟了杯茶,微笑道:“军情估计是前晚进的宫,不知皇上会有何旨意。”
卫昭思索须臾,道:“京畿剩下的那几个营,是绝不会再往北调的了。玉间府的也不好动,肃海侯那里主要是水师,我估计,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