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想着,仇贵妃却已开言微责,“宁舒公主再不好也是你的四嫂,怎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非议她?”
殿下不知道是哪个妃嫔轻笑一声,“太华公主说的也是实情,那个楚国公主终日戴着银色面具,只露出一半的脸,行动又藏头露尾,不少宫嫔都私下里称呼她做‘宁半面’。”
“淑妃姐姐说笑了,她再不好也是楚国的公主,虽然比你的儿媳,大楚丞相之女史小姐差得多,但好歹身份尊贵。”
李贵妃微微一笑,将话题岔开,却在不经意间捧了史如芸,贬了宁舒公主,说话的技巧当真是相当高超。
果不其然,提起史如芸,淑妃面有得意之色,显然是对这个儿媳妇十分满意。
锦瑟站在原地,黛眉略微蹙了下,看来说话的这个淑妃,便是二皇子敖泽的亲生母亲。
“还有五弟,他今年也有十九岁了,是该娶亲的时候啦,儿臣在这里替董昭仪讨个儿媳妇。”
太华公主掩嘴而笑,眼光却看向梅花小几后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妇人,那妇人妆扮雅致,正用十分感激的目光看着太华。
“好了太华!今日是你父皇选妃,别在这添乱。”仇贵妃宠溺地看着座位上的太华公主,语气中虽然带着斥责却不乏关爱。
太华公主微微一笑,再没说话。
这期间,文宗皇帝脸上几乎没有任何表情。
李贵妃示意下面的总管张太监开始,张太监立刻唱起花名册:
“秀女郝春芳,年十四,潞州通判郝英之女。”
“秀女孙方兰,年十五,同州人。”
前一个秀女算得上是家世高贵,而下一个只报了家乡的地名,显然只是寒门女子。
这就是大燕,无论是朝堂还是后宫,从不问你的来处,只论你自己有没有本事。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短短十几年之内,大楚和大燕的地位会瞬间逆位,虽然在大燕也有人会提起家世、提起嫡庶尊卑,但是这永远不是主流,高位上的文宗皇帝正是庶出,而他身侧的两个贵妃也同样不是什么世家小姐。
“秀女尹华裳,十八岁,泸州州牧尹信之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