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建成,自有旁家贵胄愿送子弟前来就学,往来之间熟识人情,哪日要择亲,自能从中择贤拣良,便省去四处打听、凭空猜度的烦忧了。”
她说完,语声一止,静候回音。
赵夫人原本只当她提议家塾是为减支、方便,却不曾料她连圣上心思、朝局趋向、人脉积累都盘算入内。这般一席话,说得情理并举,进退得当,直叫她心中暗暗赞叹。
她伸手握住蕙宁的手,低声唏嘘:“真是难为你想得这般周全。我这做长辈的,倒似你不及了。”又含笑一叹:“你放心,这事我今晚便同你爹说上一说。若是他也点头,我们立刻着手去办。”
蕙宁轻轻颔首:“娘亲若是允了,儿媳可替您去访贤择师,早早张罗起来。”
赵夫人笑了,眉眼舒展:“自是信得过的。你外公又是典选台大提举,哪还怕找不到好先生?”她说到这儿,忽而眯起眼,半嗔半笑道:“倒是钧野,也该让他收收心,别成天只知舞刀弄剑。若是家塾成了,我便叫他也一起进去听听课,省得一天天吊儿郎当的,没个正形。”
赵夫人虽已点头应允,终究还是要回去与温如飞商议,但无论如何,若此事真成了,最后操持张罗的,定然还是落在蕙宁身上。
从夫人院里出来,檀云陪着她走在回廊下,见她一脸倦色,终于忍不住轻声劝道:“姑娘今日已是极累了,为何还要把这样的大事揽在身上?这不是自讨辛苦么?”
蕙宁手指轻拂过朱漆的廊柱,指腹触上那微凉的木纹,像是顺着心里的某种情绪轻轻滑落。她微笑着,叹了口气道:“到底我已经是国公府的媳妇儿了,婆母待我厚,我若凡事袖手旁观,难免寒了她的心。再说了,国公府若好,我才能安稳过日子;若是府里头风雨欲来,我们的日子也不会太平。”
檀云听了虽觉有理,却仍难掩心疼:“可到底是让您吃苦了。”
蕙宁低头看了她一眼,沉默了片刻,目光柔软中透着一丝微不可察的怅然,她轻轻道:“忙些也好,能省点心,省得自己胡思乱想。”
她没多说,但檀云却听懂了。
这“胡思乱想”究竟是指什么,谁又不知道呢?那段旧情早已是明灭不定的灯火,虽无声,却依旧灼人。檀云一时不敢再劝,只默默随她往院中走。
还未走到屋门前,便听见温钧野恼怒的声音自内院传来:“为什么我的书房没人打扫?”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孩子气的委屈与愤懑。檀云一怔,蕙宁却只是轻轻停下脚步,神色平淡。
院中,南方眼尖,一眼看见了蕙宁的身影,立刻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