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杂志社的那位华裔编辑几个小时前刚给徐腾发了一封邮件,告诉他,有一家经纪公司想购买《蓝星巨人》的电影改编版权,开价二十万美金。
徐腾和这位叫李康定的华裔编辑通信频繁,几乎每周都会有电邮往来,对方估测他不太懂这里面的规则,大致和他解释了一下。
美国就是这种运作机制,版权经纪公司到处搜寻有意思的小说,大面积的低价买入,再通过各种渠道分门别类的推荐给电影制片公司,从中赚取利润。
一篇小说的电影版权,最廉价的时候几万美金就能入手,一旦成功出售到几家大制片公司,通常能卖出百万级美金的价位,即便卖给独立制片公司,也能卖出数十万美金。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导演看中一本小说,会联系一家版权经纪公司出面收购电影电视剧版权,因为导演直接出面,对方肯定要狮子大开口。
徐腾现在的年薪是六十万美金,二十万美金还吓不着他,可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开局,意味着《蓝星巨人》距离改编成电影的目标更近一步。
他没有立刻给李康定回信,版权经纪公司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运作方式,但是,更好的运作方式是直接给全经纪公司,比如美国的caa、uct、wme。
徐腾也有一家全经纪公司,神州传媒。
他的运气还凑活,应该是神州传媒签约的第二个客户,因为这方面的业务,神州传媒集团也是刚开始涉及,第一个客户是大刘。
两个都是写科幻小说的冷门作家。
所以,徐腾和大刘的经纪人是副总级的秦怡直接担任。
他发了一条短信给秦怡,随后用qq聊了一段时间,将这家版权经纪公司的联系方式丢给秦怡,还是徐妈那句话,让别人做一把手。
“其实,集团有制作电影的想法,目前正在找剧本,我和吴总谈过你这几本小说,想拍,怕出事。”秦怡说的吴总是神州传媒集团的首席执行总裁,仅次于董事长陈大桥,其余总裁都只是子公司的负责人。
徐腾懂对方的意思,他的这些科幻小说真要拍出来,投资规模太大,一旦失败,那简直是赔死人不偿命。另一个问题是国内的审查制度,万一花费上亿元拍摄一部电影,结果没通过审查,那可真是要命。
徐腾琢磨着这番话,忽然有个新发现,顺手将神州传媒集团的官网打开,仔细浏览,感觉陈大桥的人生变化挺大,选定的集团总裁吴小印以前是做广告的,两人一起创立了这家公司。
吴小印啊,徐腾太熟,他以前和杨滟在dng公关策划公司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