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这个世道不好混啊!
徐腾送走宋麟时,已经是上午10点多,索性就不去学校上课了,在书房里打开电脑,在华银系的超级群组里召开一个小规模的远程会议。
李锦芬。
安利中国在香港最早的五位雇员之一,90年代初期担任安利中国的总裁,香港回归的那一年,她离开安利,在广州创立了一家医药连锁管理公司,将连锁药行的业务模式引入内地,这就是博安集团的前身。
从1997年到2004年,博安集团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野蛮成长,迅速崛起为全国最大的连锁医药公司,拥有1.7万家直营店和5.5万家加盟店,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医疗集团之一。
博安集团的母公司是博安控股,而博安控股旗下还拥有养生堂、九芝堂、东阿、仁和、京都念慈庵、联邦药业等十一家制药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博安系。
在规模庞大的华银系,每一位高级合伙人都有自己的业务,对自己的事业负责。
李锦芬的业务范围就是医药产业,她很早就盯上了三九集团,一直在无声无息的公关运作,试图兼并对手,在华银系,她也是极少数擅长以柔克刚的高手,做事的风格素来是不声张,不急躁,低调含蓄。
徐腾先和她谈了一段时间,大致确信,她在三九集团的争夺战中处于上风,本身就是三九集团四大债主之一,华润虽然是央企,但并不占优,因为博安集团的大本营是在粤省,省市两级领导其实更支持她解决三九集团的难题,利用博安的体系搞好三九集团,一劳永逸的解决三九集团的内部腐败和僵化的国企制度问题。
三九集团内部同样希望是并购到博安集团,因为三九集团主要是做otc药物,90%的销量取决于全国的几十万家药店。
博安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零售药店体系,纳入博安系,三九集团基本就是旱涝保收,相比之下,华润能给三九集团提供的仅是资本而已。
宋麟在徐腾这边将话说的很漂亮,像是给徐腾一个面子,其实是仔细估算过,真的不占优。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宋麟仗着央企的地位击败博安集团,收购了三九集团,后续要卖药,还是得求着博安集团高抬贵手,这真是太尴尬了。
收购三九集团,李锦芬已然是胜券在握,没什么可担心的,做为筹码,她和广泰集团的张丽英,还准备在粤省扩大医药产业的投入,除了医疗设备,还有生物制药公司的投资计划。
徐腾聊了十几分钟,谈了谈自己的一些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