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华银系是用高市盈率的海外证券抵押,融资并购超低市盈率的国内企业,不管是徐家持有的几只网络股,还是华银系整体持股的银河娱乐、必赢公司、卡蒂亚集团,以及在港上市的博安医疗、博安药业、华夏金融、富信金融,这些都是高市盈率的公司。
简而言之,华银系的海外资产都属于估值过高,而国内的各种则属于典型的超级低估。
这和2001年国内a股暴跌,港股随之暴涨的那两年里,华润大肆扩大在内地的投资一样,这是一模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华银系在海外的资产规模更大。
这和2012年以后,国内科技股暴涨,内资大规模外溢,投资海外一样。
谁掌握资本高点,谁就是国际资本市场的掠食者。
这就是资本主义。
“等一个月,咱们再来处理江南省的事吧。”徐腾起身,和俞亮暂时告别,随即看向萧清雅,邀请她,“咱们好久没见了,随便走走吧。”
萧清雅笑了笑,轻轻挽起耳鬓秀发,起身和徐腾隔着一步远的距离,在两里长的亚洲湾沙滩上漫步,侃侃而谈,聊着这几年的彼此生活。
俞亮只是静静看着,心里唏嘘,很快拿起手机给王佦发送短信,至少这一刻,他不知道王佦已经觉察到他的背叛,“华银系的实力是不是有点太奇怪,除了咱们,除了汽车产业的安柴,法士特,他们似乎还在兼并徐工、小天鹅,老王,你说他们到底还有多少资本余额?”
“这几个只是小兼并,包括我们万科,他们也没有太在乎,真正的目标是民生和pn,他们在打造一个民营的生态圈,自己控股金融企业,向控股的地产、化工、汽车、家电产业输出资本。”王佦也装作没有识破俞亮的背叛,正在悄无声息的调整策略,和亚太经济研究院的马光源协商。
王佦要亲自参加博鳌中企峰会,要求是给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演讲稿可以协商处理。
“咱们还是小心为妙,他们这种投资模式,风险太高。”俞亮由衷感慨一句,提醒王佦,你得再坚持。
“是啊,这一点,你应该和华银系提出来。”王佦大致在心里算过账,华银系的机制很特别,实际上是一种合并式兼并,内部股权不断分散,但是,总量在迅速扩大,抵消了资本上的压力。
这是制度设计上的优越性。
王佦心里已经有数了,徐大昌只是一介草莽英雄,设计不出如此高规格,如此国际化的财团体制,幕后的高人是亚太经济研究院的那些专家,比如,名誉院长蒋宁远,院长马光源,副院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