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五章 人生巅峰,人生赢家
在这个世界上,企业有两种,一种是轻资产,一种是重资产。
徐腾的华腾公司以前是典型的轻资产,这几年不断转型,投资金融、地产和工业,慢慢变成了一家重资产的公司,特点是资产/市值的比率较低。
特别是随着徐工的加入。
这是一个大事件。
徐腾特意抽出时间前往徐工,到基层的工厂转一圈,徐工人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们会从享誉国内的名牌国企变成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集团公司。
这种说法只是听起来很好听,其实,徐工上上下下都明白,从徐腾抵达的这一天起,徐工就是徐家的企业了,国家队持有的股份不足15%,象征性而已。
这种好机会,错过了,那就真的错过了,以后不再会有。
十年后,比尔盖茨会说,社会主义好,中国是榜样,瑞典工业部长,《新财富论》的作者邓达德会用自己在首都的讲座告诉人们,瑞典在80年代顶住了欧洲私有化的浪潮,对大面积亏损的国有资产进行重组,三十年后,事实证明国有资产的投资升值率是私企的5倍。
十年时间,舆论扭转,再想私有化徐工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徐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而且是很精准,也非常有诚意和耐心的抓住这个机会,将徐工纳入名下。
徐腾的人生经验是很复杂,可以说是真正的起于寒微,要和各种人打交道,看惯人间百态,这一次就算是回归基层走一圈,在几个最重要的车间和技术部门都去了一趟。
这件事还是很有意思的,徐工的高管层有奶就是娘,哪个资本家能给股份,他们给谁说话,中层干部和下面的职工可不愿意私有化。
刚开始,省市两级领导要推动这件事时,下面是一片反对声浪,结果没想到,传出是徐家和华银财团要控股徐工时,情势急剧陡转,继续反对的人非常少。
徐家啊,华银财团啊。
不差钱!
徐腾这一次过来,排场还真不小,六辆x5前后开路,中间一辆全新的宾利加长型防弹车,到了厂里,一路去了几个最重要的车间,和厂里的职工见面。
握握手,聊几句。
在当地,这是大新闻,徐腾来了。
在全国,这也是一个大新闻,徐家完成了对徐工的并购,伴随着这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一个私企财团的全貌清晰浮现在世人的眼前。
全国的这些经济类传媒和网络媒体,稍微专业一点的深入挖掘一番,总能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