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内阁
在华银财团内部,很多人都用登基这个词形容徐腾在2008年一次年会中的变化,徐腾自己也这么觉得,这个词用的并不夸张。
如果华银财团是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每年的gdp规模,大致可以比肩很多中等水平的国家。
甚至可以说,华银财团相当于国内的一个省,相当于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多了一个省。
2008一次年会结束的第二天,很多联席合伙人都没有急着离开,因为大家都知道徐腾今天早上会开一个闭门会议,具体是谁能参加,目前还不清楚。
徐总徐妈已经返回澳门,张丽英、李锦芬没有来,钟霖时隔四年,终于复出,仿佛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定数,他当年因为张丽英而离开财团,如今又因为张丽英的离开而重返财团。
老蒋提前离开,急于回京参加一个会议。
如今的蒋宁远,命运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学术界、教育界,还是经济界,都是国内数二数三的巨擘,特别是建制派经济学家的阵营里,差不多是最有影响力和学术功力的那三位之一。
说的通俗点,老蒋现在是某位领导的智囊,主管经济理论和产业规划方面的工作。
所以从2008年开始,老蒋也要减少在华银财团内部的行程安排,要和财团保持一个比较远的距离,毕竟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为国效力才是大志之所向。
老蒋不在,马光源就没有急着回京,虽然他应该一并回去参加会议,但他在建制派的经济学家中,基本只是一流水准,还不能和老蒋之流相提并论,即便有机会发表意见,也是人微言轻。
马光源对自己有信心,估计能参加徐腾今天早上的闭门会议,反正谁能去,谁就是徐腾的重臣。
这位教授早上5点就醒了,将自己可能要提及的资料重新整理一遍,特意在客房用早餐,等着徐腾派人来喊他,结果一直等到9点15分,终于有点按耐不住,匆匆走出房间。
走廊尽头的会客厅里,还有其他的六七位联席合伙人,正聚在一起喝茶闲谈。
其实都没心思聊天。
这个时间点还坐在这里的人,那就是出局了,至少是没有跻身徐腾的新内阁。
一朝天子一朝臣。
财团过去的一二三四五号人物,所谓的财团高层核心就是徐总的内阁,徐腾登基上台,自然也要组建新的内阁。
马光源走过来才发现陈永年也没去成,倒是没看见陈安邦,没看见钟霖,没看见赵丹阳,没看见李达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