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腾每天只见三位高级合伙人,上午一位,下午两位,晚上顺道邀请他们在马勒别墅做客,一同用餐。
大家不约而同的送礼表忠心,信誓旦旦都要支持徐腾改革,绝对不想做那个被踢出局的人。
有几位高级合伙人在当地的煤炭、钢厂生意做的比较大,其中至少又有一半的高级合伙人,通过亲戚朋友,又另外开设了地产公司、贸易公司,借助博安系的体系大肆捞钱。
华银财团的这种合伙人机制,优势很多,但也有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博安系目前这种局面,公私不分,借壳盈利,很多高级合伙人甚至是监守自盗。
鉴于这些人在名义上毕竟是效力于华银财团,很多人,90年代就开始跟着徐总徐妈做生意,徐腾必须要给这些人情面,亲自宴请,每一位都要请到府上做客。
徐腾也不在公司和他们谈事,就在家里,当作私事处理。
这样忙忙碌碌到了2008年的4月中旬,徐腾才将博安系的所有高级合伙人都过了一遍,每一位都亲自谈过,请他们喝酒。
这些高级合伙人当着徐腾的面,说的那些话,可信可不信。
反正,博安系的每一个高级合伙人,徐腾手里都至少有几十页的调查报告,还不是从今年开始调查,三年前,2005年,徐腾和徐总决定对博安系做手术时,就开始派人摸查底细。
谁能留下,谁不能留下,谁有用,谁没什么大用,徐腾早在2007年上半年,其实就有了完整的答案。
即便如此,徐腾还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将博安系的所有高级合伙人都见了一遍,亲眼见一见,亲自谈一谈,再做出最后的决策。
等徐腾约谈了所有人,在原有的清退名单上划掉了17个人,增加了另外5个人后,就由赵丹阳全权负责谈判,劝退名单上的每一个高级合伙人。
这些人可以留下股份,但只是正常的财务投资,不再是公司的管理层。
徐腾现在持有博安控股公司超过51%的表决权,操控着董事会,想怎么做都行,李锦芬退出,张丽英出局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
所有人,徐腾都打过招呼,好聚好散,日后还是商场上的盟友,所有的事,也绝不准见报,不准对外泄露。
他的话还是有用的,威力无与伦比。
整个过程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顺利的多,至少没有出现张丽英期盼的那种乱局,因为徐腾很客气,手腕也灵活,最重要的一点,张丽英低估了徐腾做为亚洲首富的那种威慑力,低估了徐腾的个人魅力,低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