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收购而来,只有不到10%是自行科研攻关。
双方目前的焦点问题是90纳米级的工艺。
台积电在大陆不提供这个级别的技术,但它的技术通过员工流失,特别是科研团队的流失问题,流入中芯集团,而张瑞京宣称是中芯集团自主研发的90纳米级技术,很客观的说,90%是复制于台积电。
因为这里面的因素太复杂,华银财团这些年只对中芯集团进行财务投资,并不介入董事会运作,仅是委派了一名非常务董事监管财务工作。
徐腾在大马访问期间,台积电通过在大马投资的一位台商,绕道和徐腾联系,提出一个和解方案,首先是要求中芯集团承认盗取台积电的技术;其次,要停止使用现有的90纳米级工艺;第三,一次性赔偿台积电4.5亿美元。
第四,张瑞京及其团队必须离开中芯集团,为此,台积电列出了一个多达70人的清单,全部都是台积电的前技术人员和高管层。
徐腾没有答复,因为他要同意的话,中芯集团基本可以宣告破产,一无人,二无技术,三无现金流。
回到沪州的下午,徐腾甚至来不及休息,就直接转乘直升机,前往中芯集团在沪州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总部,在张瑞京的办公室里,同这位半导体产业的大佬见面。
一山不容二虎。
张瑞京当年带队从台积电离开,就是因为和台积电的那位董事长不和,用张瑞京的话说,对方是深绿,他是深蓝。
张瑞京是不是深蓝,徐腾不知道,但这个人做生意的手法确实很台商,能偷绝不用抢,能抢绝不用买,能买绝不用自己科研。
徐总历来不是很喜欢对方,徐腾也不喜欢,但也必须继续任用对方,将实际控股率超过70%的中芯集团,全权交给这位张董事长负责。
华银财团的it产业有四大巨头,互相都看不起对方,张瑞京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资历最老,声望最高的那一位,还真有资格看不起京东方和朗科的那几位董事长。
这位张董事长的办公室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大部分的董事长差不多,办公室稍微大点,豪华一点而已,毫无新意可言。
台积电向华银财团直接开出的和解条件,这位张董事长显然也收到了,这几天正焦头烂额,看见徐腾,以为是救星,终于拿出了往日没有的热情。
中芯集团其实已经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时刻,成则成,败则败,一旦真被台积电在美国告倒,这家国内第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或许不会崩盘,但也彻底失去了前程。
华银财团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