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一次到中央党校讲课的企业家并不是仅有徐腾一人,总共是3位企业家,8个小时的课程安排,平均每一位企业家有1小时30分的课时,徐腾这边稍微长一些,党校给了2个小时。
实际上还是1小时30分的课时,后面给了徐腾30分钟时间,双向交流,每位领导都可能和他提问,他也有机会和领导提问。
除了徐腾,另外两位,一位是柳总,这是柳总第二次到中央党校开讲座,上一次还是02年,谈计算机革命,这一次是想谈中国信息产业发展。
最后一位是来自乳业和食品产业的代表,最初是定了蒙乳集团的牛总,几天前,领导做了调整,安排了杭州的宗总。
虽然是临时做了调整,宗总还是准备的很快,准备了一个《中国食品和乳业发展现状及县镇市场布局》的讲座,应该是在内部谈话稿的基础上改了一下。
徐腾的讲座课题是固定,党校那边直接将题目给他了,就要他讲一讲未来二十年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特别是人工智能、工业机械人、信息化网络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变革性作用。
这个领域,徐腾确实是国内的专家。
因为徐腾在这些领域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科研项目,目前国际上的顶尖水平和进展,华腾公司的水平和进展,他都是最清楚的。
他也有一个很完善的专家团队,华腾科学研究中心通过和中科院的合作,聘用了四位相关领域的院士,目前的科研进度都很不错。
除了国内的科研工作,华腾公司在海外也在不断展开并购,仅是德国就有35家相关领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也有像库卡这样的国际巨头。
第一个开讲的是柳总,可惜效果不太好,基本都是老调重弹,所讲的东西,国内大部分it媒体和专家都很清楚,柳总只是简单的总结在一起,而且过多的谈联想如何如何。
徐腾也在下面听着,坐在后排,感觉柳总还是老了,不管是对企业发展趋势的预判,还是对技术进步趋势的把握,都有点老态龙钟,活在上个世纪。
然后是宗总,宗总虽然也着重讲了自家的企业要如何如何,但都是很实在的想法,要将饮料的生产线拆散,分布到各个国家级贫困县,解决当地就业,同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也有利于产品在各省的营销和配送。
宗总的感慨是贫富差距扩大,特别是东西部和中部的贫富差距太大,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内需的扩大,也为企业带来了一些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