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药品的10倍溢价
华银-aig财团的事业没有止境,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刚好有10家,最高的强生公司医疗仪器事业部在2009年完成了285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在第十的史赛克集团完成了107亿美元的销售额。
这是一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技术进步就仿佛永无止尽,每一年都会有新的突破。
在这个领域,美国独占大半壁江山,而这正是得益于美国自身医疗市场的庞大规模。
换句话说,随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逐步扩大和成长,世界第一的医疗器械公司必然是中国本土企业,华银财团对此深信不疑,不仅投入巨资推进科研,不断扩大在国内的营销渠道,也在不断进行隐蔽的海外并购。
徐腾的计划是在5年内投入250亿美元用于科研、推广和并购,并且,最终通过股市,在7年内收回130亿美元的短期回报,确保华银财团的资金流,再通过15年左右的稳步经营,不断抽回前5年的高额投入。
这是一个每年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的超级市场,年增长率超过7%,虽然不能和石油、天然气相提并论,但也绝对值得华银财团占据一席之地。
在中国市场,它的年增长率则超过13%。
相比之下,中国数控机床的年增长率是17%,而全球数控机床的年增长率是4.3%,基本上,中国占据70%的全球数控机床增长空间——市场+政府的产业政策,这就决定了,五年之内,国际机床巨头就将在中国市场退居二线,失去第一阵营的地位,最终会慢慢沦为中国机床巨头的配套企业。
徐腾估测,至少到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才会复制这一进程,所以,华银财团在资金流的分配上,五年内还是更优先考虑机床产业。
生意就是这样,你必须考虑资金的合理分配。
到了徐腾这个地步,他已经很难腾出精力专门去管哪一个产业,哪一家产业集团,哪一家子公司的运营,只能是做一些高屋建瓴的工作。
如果下面的人没有做好,未能100%的执行他的决策,未能实现他的要求,他就只能撤换负责人和高管层。
如果已经错失了最佳的时机,回天乏术,他也只能挥刀自宫,砍掉这个产业,尽量即时止损,确保整个财团层面没有大的损失。
正如一国总理明知某个省经济有问题,也不可能亲自去这个省坐镇,亲自处理这个省的政务一样,有时甚至只能等各种问题爆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