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四个品牌只要发展起来,没道理挤不进全球四大车企的行列。
靠自身的努力杀入前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硬实力,靠并购,那终究还是水中月,虚。
徐腾的标准也很清晰,在海外并购的业务盈利了,扭亏为盈了,这只能叫初步整合,深化整合是要彻底吃透别人的技术和产品,拿过来,加速搞出更好的新产品和竞争对手死拼。
最后的彻底整合则是要将并购企业的品牌、人才、客户、形象,完全吸收过来,融入自身的体系,要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具体要怎么执行,徐腾不过问的太细,他的标准给出来,哪个团队能做到,哪个团队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哪个团队就上一个新台阶。
一句话,本元首统统有赏。
别的不说,徐腾发现自己有了元首的霸气以后,整个财团的事业也是明显犹如第三帝国的钢铁洪流啊,到了年底,他一查账,海外收购的企业基本都盈利。
因为不盈利的那些几十家困难户都卖了。
不要脸也没关系了,人才和技术弄到手,转手一卖,先将成本收回来再说。
匆匆一年,rmb汇率又涨到手抽筋,财团跟着央妈混,外资买涨的压力太高,央妈快出手挤出一部分压力避免升势太快,华银aig立刻心领神会,肆无忌惮的做空杀一局。
这种事搞的次数多了,高盛、摩根、美银也不傻,特别是美银,1/5的股权在华银-aig的手里,一贯是很擅长配合,毕竟这年头赚点钱不容易啊,谁会傻到和中国央妈这个级别的单挑。
高盛、摩根就比较尴尬,前面刚唱红,尼玛,跌了,等几天刚唱白,尼玛,涨了。
徐腾这位第三元首很忙,这一整年都没时间去华尔街开会,没关系,华尔街五巨头跑到江州开会,大家都是自己人,不能这么玩,对吧?
难得这帮华尔街的元老都跑到江州旅游,徐腾也是好吃好喝招待着,但是,想要一起瓜分央妈的信息红利,免谈。
这就是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说翻脸就翻脸的。
搞巴西,搞阿根廷,搞欧元,搞日元,搞石油,搞天然气,搞黄金,搞棉花……大家都可以联手,你高盛是带头大哥,你说做空,我跟上,你说买涨,我跟上。
只要是剪外国人的羊毛,华银财团肯定积极配合。
rmb的汇率,你们想玩,没门。
不服?
大家搞起!
徐腾现在的元首霸气还是比较彪悍的,要说江湖兄弟,他也不少啊,法国兴业银行,他注资了2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