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事,中船集团的董总去年就和华银财团这边说过了,当时的情况就是江南省找到华银财团,华银财团找到中船集团,最后是中船集团组织了一个团队去实地考察,然后就被吓跑了。
用董总的话说,这帮人不是专业造船的,而是专业上市忽悠的。
徐腾后来没办法,派人重新摸查一遍,结果比中船集团这些行内人士的估测还夸张,原来连所有订单都是海外子公司下单。
这些订单的资本从哪里来的呢,全部是章玉荣抵押荣盛重工的股份,和银行、私募基金拆借的资金,利用这种手段将股价先撑着,想熬过这个造船业的冬天,结果没想到这个冬天遥遥无期了。
这些事,江南省现在也都知道了,这一次来找徐腾就是希望通过华银财团的客户关系,将这些船卖掉,回笼一部分资金。
晕,卖给谁啊?
卖给韩进集团?
“我讲真话,我是真没什么好办法。”徐腾无可奈何,这世上确实也有他做不到的事,端起这一杯玛歌庄园,品畷一口润润喉咙,又拿在手里晃一晃,还在想办法。
真的想不到办法。
他只能埋怨姜领导,“两年前,我就跟你说,省里别管造船业的事,根本不可能搞出头绪。我现在想给省里弄个办法减少损失,居然都找不到。中远、中运、招商局,我都给你打听过,连长荣和韩进,我昨天也让人问过,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理事长,其实我现在转让荣盛的价码真的很低,您不花一分钱就能接盘,只要您保留30%的股份给我,债务都由我背负。”章玉荣急了,开出一个最低报价,只求华银财团接盘,“您要觉得30%的股份太多,20%也行,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想将这个厂子做下去,不让工人失业。”
“是啊,小徐,他的这个厂子还是不错的,你要是愿意接盘,想办法坚持几年,等金融危机结束再卖掉,肯定也能赚不少啊。”姜领导其实连20%的股份都不想给章玉荣留下,什么叫债务都由他来背,混蛋东西,所有贷款都是省里给的。
现在想想,姜领导真是心疼的要命,要是早知道私企也搞不好,当初还不如直接支持本省国企发展呢,至少是扎扎实实的发展,不至于像今天这样,连船坞、行车塔吊这些基础设备都是伪劣货。
“我的经营之道,在国内,只要是国企和央企能搞好的产业,我坚决不搞。华银财团的主业是金融服务,国内两大造船业的央企,包括中远、中航运都是我们的大客户,所以,我是绝对不可能介入造船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