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的福特集团,菲亚特启动要约收购的成本压力太大。
当然,菲亚特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如果徐腾愿意联手福特集团为对方送出一份令人心动的报价,可能这个月内就会达成协议。
福特集团的想法不是很急,愿意在和菲亚特集团周旋一段时间。
徐腾和几位合伙人商议之后,考虑国际汽车产业的股价上升态势已经形成,还是决定尽快动手,速战速决,在菲亚特目前提出的报价基础上直接成交,不给菲亚特任何反悔的余地。
哪怕短时间内,这个看似过高的报价会对福特集团的股价形成冲击。
商人的思维和企业家的思维往往是不同的,这个冲击恰恰是徐腾想要的,他们可以继续增持福特集团的股份,等到更高的价位再套现。
至少在未来几年,福特的股价一定涨,而且会涨的很厉害。
因为谁都无法想象全球石油价格会跌到多么惨烈的程度,同时,宝福华汽车联盟的存在,通过华腾与福特的合作,在新平台、b级车、两厢车领域的合作开发,零配件和汽车金融产业的整合,成本控制和旧车的保值率都将达到新的高度。
兼并克莱斯勒,以及和大众集团的长期合作,这些都是福特集团长期利好的基本盘。
为了说服福特集团董事会,徐腾利用午餐前的十分钟时间,亲自给比尔福特董事长打了电话,极力促成此事,就在夏莉和蒋英毓一同返回酒店时,他正好和比尔福特董事长谈妥这桩价值55亿美元的并购案。
如果鲁博士按照徐腾给的参数核算出的数据无误,十分钟的时间,徐腾大致就能在未来半年多赚20亿美元。
这就是生意,一桩好生意的价值。
事实证明,在金融和股市的操作永远是最好赚钱的方式,福特集团一整年的净利润都达不到20亿美元,按照美国现在接近35%的企业税更是无稽之谈。
以美国的人工,加上这个税收标准,基本可以让汽车公司直接去死,也就丰田这种极度擅长成本控制的企业能在美国本土建厂。
福特、通用这种成本控制水平连华腾汽车集团都不如的美国本土汽车巨头,在国内的工厂都是好死不如赖活的情况,为了避税,两家基本将所有的零配件采购订单都转移到海外,当然,丰田也是这么做的。
除了福特、通用,其他美国制造企业,哪怕是卡特彼勒,以及硅谷的高科技企业,能跑的都跑,不能跑的也和福特、通用一样,通过海外采购配件,将利润转移到中国、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爱尔兰、东盟、南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