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最大化。
这就是徐腾的平衡和布局功力。
至少从这几年来说,各个方面对现有的局面都是满意的,不会主动打破现有的平衡。
这一点也就决定了,华银财团旗下的商业银行业务不可能有效整合,国有四大行不可能被撼动,因为这是一种很清楚的国家意志。
局势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
华银财团的发展需求,中外金融产业的竞争趋势,迫使徐腾要亲手打破自己布置的这种平衡局势,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
徐腾的策略是商业银行格局基本不变,保险业适当集中,投资银行业务尽可能的整合,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华夏金融集团和pn集团合并。
华夏金融集团强于商业银行和投行业务,pn集团强于保险业务,这意味着两者整合的效果肯定是能做到1+1gt;2。
这件事,徐腾从2012年就在谈,一直谈不成,因为华夏集团处于强势地位,李达霄原则上是支持的,但也不愿意采取主动的姿态,郭永哲和pn集团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一直是坚决只谈整合的困难,不谈整合的好处。
李达霄的实际想法是以华夏金融集团为主体,整合华银财团旗下的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pn集团那边不用管太多。
郭永哲一边谈整合的困难,一边抓紧并购国内的证券公司,积极扩大pn集团的投行业务,一边入股邮政储蓄银行和多家地级市的农商行,还和马枟的众趣集团结盟,扩大电子支付和电子理财业务,继续完善自成一体的规划。
华银财团的合伙人机制有很多优势和好处,必然也就有其缺陷和坏处,这里面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内部竞争,各自为政,占山为王。
这就真是解放前的国军系统,老蒋做大很容易,做强就难了,内部派系众多,各耕一片地,各占一座山,都想先壮大自己的队伍,都希望是自家的公司吃肉,别家的公司喝汤。
腾讯和众趣的竞争,华夏与pn集团的竞争,全部是如出一辙。
徐腾这两年的事情比较多,对于这些事也只能先忍着,现在终于腾出手,他就准备解决这件事,华夏与pn必须合并,再整合银河证券、富邦保险,谁不服,谁滚出局。
出于国内金融产业的平衡因素,以及各家金融企业的股东结构不同,徐腾只准备将民生银行、阳光保险、东方证券和长江系独立在外,继续维持不变,华银财团旗下的其他国内金融业务都要整合成新的“中国华夏金融控股集团”。
徐腾也不打算回到国内再处理这件事,就在马布尔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