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
她笑着道:“娘娘,如今不是一切都好着呢!等孝期一过,说不定来年秋天,咱们小主子就能再多一个血脉亲人了。到那时候,这世上有娘娘疼着,有宋大人护着,还有小主子自己的孩子保护着她这个娘亲!”
一阵风过,梧桐树发出簌簌响声,好像在附和周嬷嬷的话。
太皇太后仰头,看这梧桐。
好像又看到了仁宗,看到他抱着怀里的孩子举得高高的。
他说:“芸娘,瞧这孩子一双眼睛真像你啊,叫朕不知该如何疼惜!”
周家第三女,周冰夏,小字阿芸。年十七,嫁东宫,后为后。帝甚爱之,私,唤其芸娘。一生情笃。
山陵崩那夜,他握着她的手,说:“芸娘,别哭.....你一哭,我就.....”
她赶紧就笑了,也不知道他看见没。
梧桐树叶沙沙摇曳。
太皇太后轻轻笑了:“是啊,多好啊!”
陛下,臣妾会等到那一天,看看咱们明珠的孩子,有一双怎样的眼睛。
你一定,很想知道吧。
第132章 番外-6
正昌九年,腊月。
在迎接腊八的爆竹声中,祁皇后疯了这个消息,也不过就像一声啪嗒的爆竹响,很快淹没在噼里啪里的爆竹声中。淹没在正昌九年一件件大事中,光是北境这一场大胜仗,就足以压下一切对新朝的质疑。
那些反对长公主临朝的声音,很快就平息了。
无他,立下赫赫功勋的靖北王,如今的内阁第一人,旗帜鲜明地站在当今陛下和长公主一边。
大周的将士不相信那些迂腐的说法,他们相信这位曾与他们同生共死的主帅。至于清高的文官集团,年轻一代的学子文人们,早已把宋大人视作士林领袖。更不要说,就连隐居南山的大儒王桢也对新朝表示了期待,赞长公主“仁孝之仪,有乃祖之风”。这提醒了所有人,临朝的长公主,除了是个女人,她更是仁宗一脉唯一的嫡系血脉,说起来,人家才是真正的帝统。
这将是“正昌”这个年号下的最后一个年了,来年将正式启用年号“建元”。元享利贞,唯正唯德,苍生顺遂,光明灿烂。一切都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大周上下,抱着对未来太平的渴望,抱着对光明灿烂的未来的渴望,进入了过年的准备中,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朝廷腊月二十封印,眼下才刚过了腊月初十,民间已开始准备过年,朝廷上下还正是最忙的时候。
这日郡主府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