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范仲淹和韩琦在这个时候把改革的利刃指向吏治,实际上要掀翻既有的利益格局,风骨自然是有了。但对于整个国家,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些到底有多少意义?一年的好景,是在橙黄橘绿的丰收时节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寒冬见风骨,但最重要的,是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忙碌,
在庆历十策中杜中宵看不见这些。也正是因为如此,庆历新政过去,除去留下了党争,几年之后就见不到痕迹。
在杜中宵前世,改革是一面旗帜,历史事件只要沾上这两个字,便就值得大书特书。而且一定要有一个保守派,跟改革派作斗争,好像打仗一样。然而这个年代,不管新政还是改革,都只是后世起的名字而已。最少对于刚刚通过科举站稳脚跟的儒家新贵来说,还没有做好开辟一个新时代的改革准备。
程县尉和郑司理两人吃得口滑,不住地夹起肉片在锅里涮了塞进口里。不大一会,蘸料里的芝麻酱味道变淡,肉片在口里终于显出鲜美的肉味来,程县尉几乎有一种要流泪的感觉。
一杯酒下肚,杜中宵抬头一看,才发现三盘肉片都已经见底,众人还意犹未尽的样子,急忙又让柴信端了两盘出来。肉片上桌,杜中宵才道:“今日宰了一只羊,除了捡好肉切了这些肉片,剩下的连肉带骨一起煮了。现在想必已经酥烂,一起端上来吧。辛苦了几日,大家一起好好补一补。”
柴信应诺,转身到了屋里。不一刻,与一个随从抬了一个大盆出来,里面满满的都是羊肉。
程县尉看得两眼发直,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刚才见只有三盘肉,生怕少吃了,涮的时候半生不熟就塞进口里。哪里想到,肚子有了饱意,杜中宵又搬了一座肉山出来。
第43章 示之以恩
肉端上来,刘几微微一笑,随手把一盘肉片放在自己的面前,装肉的大盆推了推。杜中宵看见,才猛然想起,今天作客的这几个人并不都是天天能吃起肉的。他是用自己前世的习惯想问题,今天在座的都是州县实权官员,收入自然不成问题,只有吃得好不好,哪里有饱不饱的问题。刘几这一个动作,才让杜中宵认识到自己错得厉害。
这个年代的县级官员,除非是像顾知县这种京官,不然只能当前世的乡镇干部看待。他们的生活水准,放到杜中宵前世的困难时期,家里的孩子多一些,吃不上肉不是很正常吗?那个年代也是一样。就像不能想当然地以为什么时候羊肉都会比猪肉贵,也不要想当然地用自己前世的生活习惯来套这个时代。这个年月没有双职工,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