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年代人的夸张说法,就是一文之入一文之出必由三司。所使用的手段,便是浩如烟海的账籍。这个年代的数学并不发达,算盘也没推广,不管是制作还是统计如此数量的账,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县里来说,财政权在州,几乎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要计账。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使用格式化的印好的钱,让地方向上面填数字即可。牧场那里统计牲畜数量也是一样,有专门记账的纸。与此对应,除了各种牲畜总量,还有一个加总,即一头牛相当于几头羊之后换算出来的总数。罗景制出来的却不同,分门别类,各种各样,都清清楚楚。
要发展经济,首先要统计清楚现有的经济状况,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明白各项政策的效果。不然做的事情再多,最终也是云里雾里,既不能了解经济细节,也不能宏观掌控。
杜中宵一直想把永城的经济统计做起来,惟有如此,自己的一切改革才能井井有条。这一个系统一旦建立起来,对自己以后为官有无穷好处。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才,自己的精力有限,拖到现在。
拉着罗景出了酒楼,陈勤道:“我说什么来着?只要你有本事,知县相公必然重用!我让你替我把牧场牲畜统计一番,相公一眼便就看出你不凡,要我带你去见。”
罗景连连摇头:“你焉知知县是与你一样想法?不是因见我写的,与以前发下的账籍不符,要叫去责备。你不做这事不知道,衙门里什么都分门别类,如何记法,轻易改动不得的。”
陈勤哪里信罗景说的这一套,只是拉着他,急急向县衙而去。
进了衙门杜中宵官厅,见礼过了,罗景拱手:“不知官人唤小的人来有何吩咐?”
杜中宵从桌上拿起一张纸,连带着前面的账籍,交给身边的差役,口中道:“你所记牧场牲畜甚有条理,比以前账籍清楚得多。只是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另列一种记法,你拿回去,把其余的也按这纸上所列,重新填了与我。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错了。”
罗景接了差役交给自己的一项纸,见是杜中宵所画的一个表格,填的是今年所买的三匹良种马,与几匹马交配成功,生了多少小马。小马又分多少公母,各有编号,每一项后面都有加总。与以前用文字记述不同,这纸上是分为格子,分别填进去,各项统计结果一目了然。
而且表上不再用汉字,而是使用了奇惯的简单图画来代替数字,好像符文一般。表的下面,有一行说明,上面的符号各自是什么数字,从零到十一一对应。
看了好一会,罗景问道:“官人,不知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