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变、消耗之类,只收正税和杂钱。如此一来,百姓相比往年少交一半有余,自然踊跃交税,而且也不会有怨言。”
夏竦看着蒙大海,目光犀利起来,沉声道:“支移折变诸类杂税,可不只是永城县里收的,许多同样是要解到州里来的!永城解到州里的钱粮,与往年相比,丝毫不差。杜中宵不征,从哪里变出这些钱粮来?——我知道他兼管营田务,可营田务不属永城县,挪了营田务的钱粮,哼!”
蒙大海道:“相公,小的也知此事重大,访问得确切,杜知县并没有挪用营田务钱粮。”
“嗯——”夏竦放下手中扇子,皱起了眉头。“那他这些钱粮,从何而来?难不成他用自家的钱为百姓纳税?莫说没有这种好官,朝廷也不需要这样的官!”
税是朝廷收的,花自己的钱是向百姓市恩,不但无功,还有罪。
蒙大海拱手:“相公,并不是如此。皆因这杜中宵理财有道,从别处补了钱粮进来。去年,杜知县命县里的公吏差役,各家出钱,凑在一起立了一处会社,名为永城公社。不到年底,这公社赚来的钱便就还了借的本钱,从此赚的钱便就归县里的公吏差役和百姓共管。解到州里钱粮正税不足的数目,便是永城公社出钱,并不是来自百姓。这钱是产业赚来,并不是来自百姓,是以人人叫好。”
听了这话,夏竦的眉头拧成了麻花。这是怎么回事?杜中宵还真能够凭空变出钱来,既不苛责于百姓,又提前完了税?
第111章 首告
县衙里,董主簿捧着册子,交予杜中宵,口中道:“知县,这是本季的公人差役名录,若知县觉得合适,便就如此。”
杜中宵笑着摇头:“这些人我一个不识,看了何用?主簿治下公人,不必问我。”
董主簿道:“下官岂敢!现在不比往常,为公人不会破财,还有俸禄足额发放,县里不知多少人户想当差呢。不得知县同意,我定下员额,只怕有人要来县衙吵闹。”
听了这话,杜中宵皱起眉头,想了一会道:“就只是贪图俸禄,没有以私害公之人?”
董主簿有些尴尬,犹豫一下才道:“这些事情在所难免。公吏差役都是本乡人,又多用大户,以公害私,偷逃赋税,总是难免的。总要这些人干活,也不能尽查,不然无人可用。”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做事的是人,难免都有私心。我们为官的数年一任,又不得在治下置办产业,最多收些钱财而已——”
见说到这里,董主簿的脸红了一下,杜中宵装作没看见,继续道:“那些公人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