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己也该出头了,没想到就遇到了这一场大败。耶律仁先看得清楚,现在的契丹,与宋朝的国力有根本的差距,跟本无法敌对。
后来会怎么样?无非是宋军继续北进,把契丹灭掉呗。双方的实力对比,契丹无法反抗。特别是宋朝有了铁路,遥远的路途已不是障碍,契丹还有什么来对抗宋朝?
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跟中原农耕民族,已经打了几千年了。这场争斗,要有个结果了。只是对于契丹人来说,这个结果有些难以接受。
摇了摇头,耶律洪基道:“夜深了,早些歇息吧。这些事情,以后不必想了。”
第124章 重新选过
第二日,用罢早饭,杜中宵吩咐人把崔向和一众将领叫到自己住处。大家站定,杜中宵道:“牢城营一共有犯人一千五百二十一名,有土地七万两千五百亩。依此,把犯人分为十五个队,每队一百人,各自住个一村子。每个村子相距三到五里,围绕着营田衙门分布。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分队。”
崔向拱手:“太尉,不知道要怎么分?”
杜中宵道:“依犯人名册,每一队都是隔十五人抽一人。每十人编为一伙,抓阄选伙长。再从这一百人里,抓阄选出正副队正。这是犯人自己的管理编伍,与看守的人无涉。”
听了这话,崔向沉默一下,便就吩咐人把名册拿了过来。
杜中宵拿过名册,随手点了五个将领过来,让他们把犯人的队伍分好。而后对其他人道:“牢城营的兵士,一共一千零八十名。按一百名犯人配三十名看管士卒,再配五名官员算,需派五百二十五人到各村去。剩下的人员,都在牢城营衙门这里。如何分派,崔指使与一众官员商议来定吧。”
崔向和几名官员拱手称诺。杜中宵起身,道:“你们自回去安排,一个时辰后,我到衙门去看。”
崔向与一众官员拱手称是,告辞离去。临出门的时候,杜中宵道:“用心做事,不要自作聪明。说是按名册抽人,那就必须跟名册对上。对不上的,日后不会轻饶!”
众将领听了,心中一凛,称诺出去。
杜中宵走出院子,看着东边升起的太阳,默默站在那里。幽州一战,动用五六十万大军,加上民夫过百万人,本以为是了不起的大战,最后却平平无奇。不过大胜之后,争功的人却多。现在京城里,因为战功,各路人马争得面红耳赤。
作为枢密使,没有人跟杜中宵争功,也没有人争得了。但别人争功,枢密使就是关键人物,给谁说一句话,不给谁说话,甚至反对,可能就是两个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