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因为大客户的自身设计能力超强,根本不需要三星协助,按照设计抓好生产就行,毕竟三星的生产技术是三巨头中最弱的,最大优点是低价接大客户。
华腾电子基本就是一个弱化版的英特尔,协助设计能力也仅次于英特尔,和大客户的竞争关系又很强,只能专注中小客户,硅谷的中小客户轮不到,只能专注国内本土的中小客户。
所以,华腾电子基本就是中国芯片产业的核心支柱。
2011年,本土芯片产业为什么会井喷,产值翻了一番,就因为华腾电子集团在2010年终于在28nm工艺上实现了质的突破,带动了一大堆本土中小型客户的产品突破。
中国是全球芯片及应用配套产品的最大采购商,只要本土技术突破,各种中小型芯片设计及应用配套的产品价格白菜化,立刻就能泛滥。
32nm、28nm、22nm是同一代技术,主要是台积电在45nm时代搞了幺蛾子,搞得是40nm工艺,这和45nm在设计规则上差距颇大,导致全球芯片产业从此开始玩起了另一种玩法,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各有一套规则,你按照其中一个规则设计的芯片就没办法交给另外一个圆晶厂代工。
华腾电子在2004年从意法半导体高价引入45nm工艺制程技术,其实是个废渣,实际技术指标和意法上一代的65nm相比,只能略胜一筹,和英台星三巨头的这一代技术完全不能比,这也是意法半导体自身要将圆晶生产部门抛售,完全来代工的原因——玩不起了。
所以,华腾电子只能故技重施,大肆挖台积电的团队,全面抄袭台积电的40nm工艺,还将台积电最主要的32nm工艺设计团队完全挖走,想在台积电已经完成的基础研究上,弯路超车,和三巨头一起杀入32nm工艺级别。
这一下将台积电弄怒了,抓到把柄就开始打官司,打的沸沸扬扬。
徐腾紧急介入后,一边利用华银财团在内地市场的体量,加上各种人脉关系在幕后压迫,和台积电谈判赔钱了事,另一边从三星、英特尔、台联电、gf各大圆晶巨头分散开的高薪挖人,只选那些最好的核心人员,跳过32nm,投入42亿美元直接瞄准28nm规则。
徐腾的胆量是超级大,当时国内连28nm体系的设备都无法引入,他都敢提前豪赌,结果也很幸运,因为国内的薄膜技术和光刻技术的关键设备陆续取得重大突破,能够实现完全国产化的45nm工艺体系。
另一方面,美国白宫和国务院对华银财团采取睁一只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