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基础器件,四十多种大类别,两千多种分支类别,三万种以上的现代工业基础器件,到海关进口清单查一查,几百页纸都列不完。
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今天,这些高端精度的基础器件绝大多数都还是要依赖进口,三万多个单项工业基础器件,设计方的参数要求稍微高一点,99%就要完全依赖进口。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中国工业想要真正的崛起,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工业基础器件的很多领域,可能到2050年也未必能跻身全球领先地位。
以轴承为例,从材料、制造工艺、装备、设计、油脂及润滑、检测,从接触力学、润滑理论、摩擦学、疲劳与破坏、热处理、材料组织……都需要非常广泛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经验数据的积累。
瑞典的轴承、德国的光学……在全球的领先地位都长达一个世纪之久,想要追上去,可能性微乎其微。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在这些制造业基础器件领域一直拥有相对较完善的国有体系,如果在80年代,当时能将这些体系重组成十几家央企,哪怕是靠银行贷款慢慢稳住,今天也不至于如此尴尬。
今天,这个领域的私企,大多数……甚至可以说90%是靠关系+贿赂+价格战发展起来的,捞一笔是一笔,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技术积累。
国企这边呢,除了军工、石化、铁路系统,其他基本损伤殆尽,80年代的24家国营轴承大厂,大多数都被地方政府简单粗暴的私有化。
从1985年到2005年,中国工业在这些基础器件领域,理论、材料、工艺、人才基本都是停滞性的,没有大的突破。
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口号……怎么升,拿什么升?
所以,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华银财团就一直在积极推进中国和瑞典谈判双边自贸及相互投资协定,一边推进两国政府的谈判,华银财团一边不断扩大在瑞典的投资规模,用行动推进瑞典产业发展,增加话语权,让瑞典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这件事上,华银财团是非常拼的,而且是和瑞典银瑞达财团合作推进。
在瑞典,华银财团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竞争对手skype,投资瑞典电子商务、游戏、手机端app、网络安全、云技术、大数据和其他各种形式创业型科技公司。
瑞典现在最大的手游公司、网游公司都是华银财团控股。
在金融领域,华银财团和银瑞达也是非常紧密的全球合作关系。
在瑞典的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