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维克集团的采矿与建筑设备产业,弥补在采矿领域的短板。
做为合作诚意的回报,徐腾终于同意在瑞典财团势在必得的机床和刀具产业谈判上,做出了对方一直想要的让步。
他同意了瑞典方面的合作规划,结束与以色列伊斯卡集团长达7年的特殊合作关系,重新选择与瑞典刀具巨头山特维克结盟。
在此基础上,沃瑞克和山高集团正式合并,新的沃瑞克山高集团将成为全球第一的机床配件系统供应商,由华银财团、银瑞达财团、山特维克集团共同控股,为全球机床企业和数控加工中心提供从床身、主轴、传动、导轨、刀具、操作软件、设计咨询的综合性系统解决方案。
华银财团旗下的南钨集团也吸纳了赫格纳斯集团的技术与资金入股,变成华银财团、五矿集团、赫格纳斯集团合作控股的国际硬合金供应商。
这一系列的资本操作,实质上就是让瑞典在与以色列、德国的竞争中笑到了最后,可以凭借山特维克、沃瑞克山高、南钨的这套精密阵容,占据中国数控机床系统高端配件和高端硬合金刀具的半壁江山。
华银财团和山特维克集团、赫格纳斯集团的谈判达成后,中瑞双方的工商界都可以稍微喘口气,基本不至于让瑞典首相访华的行程上,毫无任何实质性的政绩。
此后的几天,徐腾就没有再直接出面主持谈判,让华银财团和瑞典资本方的各个谈判组继续自行协商,继续浪费时间。
这件事其实对徐腾的感触很深,他更深刻的意识到,对瑞典来说,这个世界其实也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瑞典,一个是外国。
中瑞两国在资本层,在政治层,都有加深中瑞经济合作,收缩竞争范围的强烈意愿,但到了企业层级的合作谈判,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频繁产生严重的矛盾和冲突,屡谈屡败。
以银瑞达财团为首的瑞典资本方,真正想要的合作还是和上世纪90年代一样,他们出资并购中国的企业,消灭竞争,相比过去,最大的差别是他们愿意留给中方资本49%的股份。
即便是在比较差的情况下,瑞典资本方也希望凭藉自身拥有的技术、品牌、产品和客户积累,实现一种50%和50%的公平整合,利用所谓的共同控股合作框架,吞噬华银财团在资本、产能、成本控制、本土及新兴经济体市场层面的优势,为瑞典企业所用。
徐腾用了4个月的时间才得出这个结论,很遗憾,他不能将银魅计划告诉瑞典资本层——真相只有一个,以华银财团旗下九大工业集团,以及中船、中航、国机等数十家央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