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处于在线状态,持续向类脑体公司缴纳上线费用。
这些死魂灵曾经都是正常的活人,在现实世界挣钱,到类脑体上消费。他们“生前”可能来自世界各地(其中还是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数量居多)。但有些是由于过度沉迷类脑体,有些可能是因为有其他疾病,当这些人的意识在类脑体中时,他们现实世界的身体突然发生了急性心肌缺血或类似的急症。而当时没有人发现他们的异状,他们也没有得到合理的抢救,因此现实中的身体就猝死了,而他们的意识也就永远被困在了类脑体里,成为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亡魂,也就是meptвыe_дyшn(死魂灵)。
对于正常的玩家,他们如果没钱了还可以从类脑体下线,回到现实世界。但对于死魂灵,一旦他们账户里的金额耗尽,就会被自动下线,但现实世界已经没有可以容纳他们意识的大脑,所以也就相当于是死了——只不过比现实中的身体晚一点儿死而已。
一开始出现的身体已死的玩家大概并不知道自己在现实世界死了,还像以前一样正常退出,然后就真的彻底死了。后来出现的一些类脑体上线而现实中死亡的事件,一般是由别人上线提醒让他们不要下线,才得以维持住“死魂灵”的状态。
对于那些社会关系比较健康的死魂灵,他们还活着的亲属朋友会继续给他们缴纳上线费,所以还能以意识形式吊着命。而那些在现实中孤身一人的死魂灵,很可能都没有人会发现他她已经死了,所以只能在虚拟世界中自己想办法找钱来交上线费。
类脑体的真正普及其实还不到三年,往往不幸成为死魂灵的人,都是重度网瘾患者。这些人在从前可能是类脑体版的“三和大神”,每赚一天的钱,就在类脑体里泡三天;也可能是连邻居都不知有此人存在的底层废宅,在不到十平米的蜗居里一上线就是连着二十几个小时。他们一旦猝死,不仅很难被发现,而且也很少有会主动给他们续费的人。并且这类人在现实世界里都已经因为心理或能力方面的问题,无法从事正常稳定的工作或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那到了类脑体里自然也是一样没戏。在脑机交互时代来临之前,这样的人就是隐居在大众目光可触及距离之外的角落,死了都不会引起关注的,而现在情况也没有真正发生改变。
不过还是有人会为这些在现实中无人理睬的死魂灵做点儿什么。在圣彼得堡区有一个正常玩家都不会知晓的公益组织,名为“红雪救助站”,由一些红雪爱好者组成。红雪和旧城一样,是唯二可以把积分换成真实货币的地方(只不过旧城换人民币,红雪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